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擬對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二期市政基礎及其配套設施(二期)項目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進行。 現將擬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在公示期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書面提出聽證申請。
傳真:0898-(略)
通訊地址:陵水黎族自治縣黎安海風小鎮綜合服務中心四樓
郵編:(略)
傳真:
通訊地址:
郵編:
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二期市政基礎及其配套設施(二期)項目 | |
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 (略) (略) " | |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黎安鎮嶺仔村委會黎安國際教育創 (略) 內 | |
海南 (略) | |
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 (略) 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屬于鼓勵類中第二十二分項“城鎮基礎設施”中的第四條“ (略) 及智能交通體系建設”,因此本項目基本與國家產業政策是相符的。根據《海南省產業準入禁止限制目錄(2025年版)》(瓊發改產業〔2025〕203號)的通知,本項目行業 (略) 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不屬于《海南省產業準入禁止限制目錄(2025年版)》中的禁止類行業和限制類行業,屬于允許類行業。因此,本項目與《海南省產業準入禁止限制目錄(2025年版)》相符。 | |
根據2024年7月30日,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 (略) (略) 下發《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用字第(略)XS(略)),項目規劃用 (略) 道路用地,項目符合控規相關要求。 | |
無 | |
無 | |
1、環境質量 根據黎安海域2024年7月水質數據,調查期間各站位海水油類、鎘、銅、鉛、砷、汞、化學需氧量、溶解氧、無機磷、總鉻、無機氮、pH和鋅等測項均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未發現超標情況;根據海域沉積物監測結果,黎安海域表層沉積物中各項檢測指標鉛、銅、砷、鉻、硫化物、鋅、鎘、油類、有機碳和總汞均符合第一類海洋沉積物質量標準;根據海南省生態環境廳于2024年6月5日發布的《2023年海南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略) 域PM10、PM2.5、O3、SO2、NO2、CO均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略))及修改單中一級標準,項 (略) 域屬 (略) ;根據現狀監測結果,項目沿線聲環境保護目標(含垂向)晝間和夜間均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略))中1類、4a (略) 標準要求, (略) 域聲環境質量良好。 2、環 (略) 根據《海南省主 (略) 劃》(2013年12月),主 (略) 劃分為三大類,分別為重 (略) 域、國家限 (略) 域和海南禁 (略) 域,其中國家限 (略) 域又分為國家級農產 (略) 和國家級重點生 (略) ;根據《海南省生 (略) 劃》,本項目所在地的生 (略) 劃為“13南部海蝕海積岸 (略) ”, (略) 主要生態環境問題為海岸線后退、海岸帶生態系統退化、海岸防護林破碎化、海岸帶(略)地生態系統結構人工化。個別近岸海域海水受 (略) 理的養殖廢水和城鎮生活污水的污染,水質下降。在生態環境敏感性方面,本區地質災害、氣象災害(臺風/風暴)、洪澇、風暴潮敏感性均較高,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海岸帶防護、土壤保持、社會生產功能等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重要性方面極為重要。 | |
項目主要的環境風險會發生在運營期,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如下: 1、管理措施:橋梁兩端設置限速、禁止超車等警示標志, (略) 駕駛員和乘客加強保護環境意識,要求危險品車輛限速通過。強化沿線橋梁的防撞設計,在沿線橋梁橋面兩側設置連續的防撞墩和防護欄。制定環境事故風險管理及應急預案,配備相應的應急救援物資、定期組織人員進行培訓,開展環境風險應急演練等。在發生危險品逸漏后應立即報告當地政府部門,啟動應急預案,并在當地政府部門的指揮下,與地方消防、公安和生態環境部門一起,及 (略) 理好事故。 道路運輸危險品管理措施:公路管理部門對從事危險品運輸的車輛及人員, (略) 檢查、途中運輸、停車,直 (略) 理等各個環節,要加強管理,預防危險品運輸事故的發生和控制突發事故事態的擴大。 2、事故應急措施 根據資料可知,當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 (略) 段發生事故時,危險化學品發生泄漏進入到地表水體中,對附近地表水環境會發生影響,因此應該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污染地表水: (1) (略) 設置導流管,用于事故導流;橋梁兩端設置應急收集池,一旦運輸車輛在 (略) 段發生事故時,采用收集池收集方式清除油污;預警通訊信息及時準確傳達。 (2)建設單位應編制詳盡的應急計劃,統一應急行動,明確應急責任人和有關部門的職責,確保在最短的時間將事故控制,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3)一旦發生運輸危險品事故,由應急電話撥打至應急中心,或者是監控中心通過監控設備得知情況后馬上通知應急中心,應急中心值班人員了解情況后立即通知應急指揮人,由應急指揮人立即通 (略) 理小組的相關人員迅速前往現場,采取進一步的應急措施,防止污染和危險的擴散。包括及時封堵橋面泄水孔、收集泄漏物等應急措施。 (4)對相關應急人員進行應急培訓,使其具有相應的環保知識和應 (略) 理的能力。 (5)應急事故監測由地方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承擔,對事故下的水質、環境空氣等進行跟蹤監測,為指揮部門提供決策依據。 (6)在事故地點附近設置事故緊急隔離帶,緊急由應急材料庫用車將材料運至事故地點附近,確認可 (略) 線,迅速抵達,然后再進 (略) 理作業,如有非油類的化工液體品種如酸、堿等,則確認相應的 (略) 理辦法。投放吸油氈收集濃度較小的殘液,吸油氈經脫水后可重復使用,報廢的吸油氈需進 (略) 理。 | |
無 |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