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柘榮縣硯山洋山海協作示范園二期林前路及區間五路工程 |
| (略) 柘榮縣柘榮縣硯山洋山海協作示范園 | | 19709.15 |
| 柘榮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 | 陳家贊 |
| 1992.62 | | 7 |
| 2022-02-04 |
| 新建 |
| |
| 項目路線全長1.02km,其中林前路(K0+000~K0+305、K0+780~K0+884)長0.409km,標準道路寬16m,區間五路(QK0+000~QK0+539.821)長0.54km,標準道路寬8m,過渡段(K0+884~K0+955.115)長0.071km,標準道路寬8m,設計時速20km/h,污水提升泵站至污水處理廠段管長0.41km(含一座污水提升泵站)。 |
| | | |
| 其他措施: (1)建設單位應要求施工承包單位每個標段至少自備1 臺灑水車,除下雨天外,一般每天可灑水二次,上午下午各一次,但在干燥炎熱的夏季或大風天氣,應適當增加灑水次數;(2)在道路臨近居民區施工時設置施工屏障;(3)建設單位應盡可能選用低能耗、低污染排放的施工機械和車輛 |
| 生活污水 其他措施: (1)本項目不設施工營地,施工人員均借住在周邊社區,施工期生活污水納入周邊社區、村莊的污水排放系統 生產廢水 其他措施: 施工場地設置沉淀池,施工泥漿水經沉淀池沉淀處理后回用,不排放 |
| 環保措施: 施工期: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為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經統一收集后委托環衛部門清運處置,禁止隨意丟棄。運營期:運營期固體廢物主要為道路沿線過往行人產生的垃圾以及道路養護、維修產生的垃圾或其它廢舊材料。路政管理部門定期對路面進行保潔工作,在紅綠燈路口段附近設置明顯的標志牌,禁止過往車輛隨意丟雜物,固體 (略) 環衛部門統一處理。 |
| 有環保措施: 施工期:(1)施工工藝應選擇低噪聲的設備;(2)合理安排施工計劃,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3)對于需連續施工的作業,應事先到相關環保部門申報并提前在工地周圍進行公示,經許可后方可進行。運營期:(1)加強道路兩側綠化工作,在道路兩側的綠化帶種植能吸聲降噪的樹種,以降低交通噪聲對道路沿線環境的影響。(2)加強交通管理,嚴格管理和控制車輛鳴笛等,加強交通疏導與管理,保持道路暢通,交通秩序良好;加強路面維護保養,提高車輛通行能力和行車的平穩性。 |
| 有環保措施: (1)工程施工期應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工程沿線及周邊現狀植物資源及植被生態、果林園地,以及山體林地的破壞或影響,最大限度的對現有林木進行移植保留;如工程施工所必需的各種場地,應充分利用現狀已經平整待建的其它空地。(2)本工程施工期,應嚴格禁止對紅線外尤其是周邊山地、林地砍伐林木、取土取料;嚴格禁止施工場地或臨時工棚等在沿線周邊果林園地或山體林地的設置或搭蓋,以及施工材料或工程棄渣的堆放等。(3)工程施工期,應采取有效措施如灑水、覆蓋或隔離等措施減少沿線施工揚塵、粉塵及水土流失對沿線兩側周邊農田、果林生態及人工綠化的影響,應盡可能避開農作物及果樹揚花期。工程營運期,則應結合道路的生態綠化建設,充分發揮道路綠化生態防護或環境的隔離功能,以減緩交通揚塵、車輛尾氣排放等對沿線兩側農田及果林生態的環境影響等。(4)嚴格施工人群生態環境教育與管理。本項目建設施工期,應加強對施工人群人流的生態環境教育管理;嚴格禁止打鳥獵鳥、掏取鳥蛋,以及獵殺其他野生動物的行為;嚴格限制施工人群隨意進出沿線周邊山體林地等生境,減少對野生動物生境的干擾等。 |
| |
| |
|
備案回執:該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已經完成備案,備案號:*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