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 (略) 城 (略) 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 (略) 辦和上級部門的幫助指導下,認真學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法治思想,深入實施依法行政,提升法治建設效能,水務法治建設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現將有關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加強宣傳教育,營造良好法治氛圍
1.開展普法宣傳。一是利用“世界水日”“ (略) 節水宣傳周”等契機,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開展世界水日啟動儀式、專題普法、普法直通車及戶外宣傳等特色宣傳活動,向公眾普及水務法律知識。二是抓好節水宣傳。制定2023年節水宣傳月活動方案,組織開展節水宣傳進機關、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鄉村“五進”、節水創意作品征集等活動,發放宣傳冊3000余份,《致廣大村民朋友一封信》50余萬封,切實增強群眾科學用水意識,營造了節水、愛水、護水的濃厚氛圍。三是開展安全宣傳。利用“安全生產月”契機,組織開展水利安全知識競賽、“六項機制”網絡答題及水利安全應急演練成果評選展示等活動, (略) 防汛搶險救援綜合演練,提升了應急處置能力。
2.強化培訓教育。一是按照年度教育培訓計劃, (略) “四水四定”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運行管理、災害防御等培訓班,提升干部職工業務水平。二 (略) 直水務系統法治思想專題培訓班,邀請專家對法治思想解讀,提升干部職工法治素養。 (略) 直水務系統干部職工,開展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考試,426名干部職工順利通過;市直水務系統400余名干部職工參加“民法典答題”“殘疾人權益保障”等學法競賽活動,提升干部職工法律知識水平。
(二)健全體制機制,全面提升執法效能
1.加強制度建設。一是認真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積極征求部門單位意見,結合水務實際,制定《 (略) 水行政處罰裁量基準》。二是統籌制定年度監督檢查計劃,落實12類、16項水務監督工作,明確監督內容和檢查時間,推動水務監督工作常態化、規范化開展。三是印發《關于規范水事違法線索移交工作的通知》,細化實化線索移送、案件查處、執法監督等方面工作機制,規范工作程序,實現水務行業監督管理與水行政執法無縫銜接。
2.強化執法效能。一是強化隊*建設。 (略) 對行政執法人員信息進行管理,完成執法證件年審工作,組織3名干部申領執法證件,不斷壯大執法隊*。二是扎實開展隨機抽查活動。制定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和計劃,組織開展5項部門聯合抽查活動,抽查企業(項目)30家次,及時公示抽查結果。三是開展專項執法行動。積極與公檢法部門溝通對接,組織召開五部門河湖安全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動員部署會議,制定《 (略) 河湖安全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工作方案》,明確行動目標和部門責任分工; (略) 、市公安局印發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協作配合、河湖安全保護工作協作配合的實施意見,建立專項執法行動協同機制;加強工作調度通報,印發專項行動通報3期;全市共排查問題線索88個,立案查處35個涉水違法行為,工作取得實效。
(三)履行依法行政,推進行政決策規范化
1.推進涉水地方立法。完成涉水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組織完成《 (略) 實施<山東省農村公共供水管理辦法>細則》評估; (略) 人大常委會完成中水回用立法調研;組織制定《 (略) 引黃調水管理辦法》,規范引黃調水秩序。按照要求,對涉水招投標管理、水資源管理等重 (略) 場主體經濟活動的18個政策措施文件進行審查,未發現 (略) 場和公平競爭的情況。
2.提升行政決策水平。修改公職律師、法律顧問工作機制,簽訂法律顧問協議,邀請公職律師、法律顧問參與30項涉水事項審查工作。健全糾紛預防化解機制,依法辦理26件信訪案件。做好行政復議應訴工作, (略) 政府參與小營辦事處孟家村不服山東省人民政府《駁回行政復議申請決定書》行政訴訟案件,應訴郭素珍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民事糾紛案件,維護法律權威。
(四)聚焦重點領域,依法履行監管職能
1.強化水資源管控。印發取用水規范化“百日攻堅”行動方案,開展取用水專項整治行動,組織縣區圍繞水資源剛性約束是否到位、引黃用途是否合規及取用水是否合法合規等5個方面26類工作開展全面排查,發現問題全部整治完成。規范監管流程,制定全鏈條取用水監管工作流程。嚴格動態監管,對各縣區、各取水戶實施季度水資源承載力動態監測與評價,實行三色預警及四級評價。
2.加強水土保持監管。扎實做好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監管,市級共對110個生產建設項目開展事中事后現場監管,下達水土保持監督檢查意見24份,驗后核查意見14份,監管覆蓋率達到100%。與行政審批部門聯合印發文件,對各縣區水保方案進行了隨機抽查并督促整改。全力推進水土保持違法違規項目整改, (略) 范圍內生產建設項目統籌安排、分類指導、定期通報和約談。
3.扎實做好河湖管控。實行基層河長履職定期通報制度,2023年以來各級河長累計完成巡河20.*次,巡河里程6.*公里。扎實開展“美麗幸福河湖達標情況排查整治”等專項行動,清理整治河湖“四亂”問題900余處,切實消除河道行洪安全隱患;打造無人機智慧巡河系統、 (略) ,構建河湖智慧化管控體。
4.強化工程質量管理。嚴格執行水利工程基本建設程序和“四制”管理,分級成立質量安全監督機構,開展重點工程駐點監督,盯緊工程施工關鍵環節、關鍵部位,通過采取“嵌入式”精準監管,不斷規范建設程序,全面打造“點線面”無縫隙監督體系。采取“市級牽總+第三方技術服務+縣區互檢互查”相結合模式,完成對濱源水庫、埕口水庫等26項工程全過程監督檢查, (略) 縣兩級重點工程檢查全覆蓋。
5.抓好工程運行管理。指導完成各縣區水利工程標準化數字管理系統建設,高標準完成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創建任務,組織完成三批1 (略) 級標準化評價,重點加強對創部級、省級標準化管理的9項工程的檢查指導。落實54座水庫大壩安全運行三級責任人和37座小型水庫防汛“三個責任人”;開展水利工程安全運行突出問題監督檢查,共檢查102項工程,對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
6.做好水務安全監管。 (略) 局安全監管職責清單; (略) 43家生產經營單位制定完善全員安全責任清單; (略) 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2023行動等安全專項活動,累計出動檢查人員110多人次,檢查企業(項目)168家次,檢查整改問題隱患519個;對20多個在建水利工程實施駐點監管,排查整治隱患432個。
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當前,水務法治建設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項,主要表現在:一是水務普法宣傳成效不夠顯著。當前主要通過發放宣傳材料、條幅、海報宣傳等方式開展普法宣傳,宣傳方式方法需要創新,普法宣傳效果和成效還不顯著,水務法治氛圍還不夠濃厚,涉水法律法規社會知曉率不高, (略) “水情”了解還不深入,節水意識不強。二是行政執法力度仍需加強。受水務法治宣傳、執法能力水平等因素影響,社會公眾遵守水法規意識還不強,良好的水務法治氛圍還不夠濃厚,涉水違法行為和活動還時有發生,執法責任意識仍需提高,涉水重點領域行政執法仍需加強,對違規行為查處力度仍需加大。
三、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有關情況
一是強化學法治思想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帶領局黨組、黨組理論學法治思想學法治思想的精神實質,提升領導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是高度重視,積極履行職責。將法治建設工作納入到年度水務工作要點中,作為年度重點工作來抓。經常聽取水務法治建設工作情況匯報并提出具體工作要求;親自研究部署水行政處罰裁量基準修訂、3.22世界水日普法宣傳等法治建設工作;帶隊深入一線,對河湖清違、工程建設、農村飲水、安全生產等開展督導檢查;組織開展2023年度專題述法活動;親自安排部署河湖安全保護專項行動,并及時調度進展情況。
四、下一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是做好涉水地方立法。立足濱州實際,堅持問題導向,組織開展好河湖管護、城鄉供水、城區水系等領域調研,積極推動涉水地方立法。
二是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加強部門協作配合,成立行政執法工作專班,加大執法力度,對河湖清違、違規取水等水事違法案件重點查處,形成震懾作用,維護良好水事秩序。
三是加強水務宣傳教育。加強執法人員的培訓教育,提升執法人員水平;創新宣傳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水務普法宣傳活動,營造良好的水務法治氛圍。
五、其他情況
無
(略) 城鄉水務局
2024年1月10日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