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全廳深入學法治思想,全面落實中央“一規劃兩綱要”和自治區“一規劃兩方案”部署要求,以推進立法、強化執法、拓展普法、優化服務、加強平安建設為重點,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農業農村法治建設和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現將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科學謀劃,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全面提速
一是深入學法治思想。制發了《2022年自治區農業農村法治建設工作要點》,明確目標任務和推進措施。將法治思想納入《農業農村廳黨組理論學同志《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和《法治思想學法治思想概論》書籍500余冊,為各級領導和干部職工學法提供便利,力促以法治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二是壓緊壓實法治建設責任。制發了《2022年度農業農村廳黨組會會前學法定期學法安排》《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年終考核述法規定》,全面落實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述法制度,將法治建設納入綜合考核評價內容,倒逼農業農村法治建設責任落實。全年廳黨組理論中心組學法5次,組織領導干部到自治區 (略) 參加旁聽庭審活動1次,“零距離”感受法律尊嚴,舉辦法治課堂系列講座2場次,有效增強領導干部依法辦事、依法履職能力。三是持續規范行業行為。加強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依法公正行使職權,2022年全廳未發生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案件。充分發揮公職律師、法律顧問作用,對合同文本、招標投標、規范性文件進行合法性審查,全年共審核重要合同80份,民事訴訟、勞動仲裁8起。對中央法治督察反饋的農用地審批問題,與自然資源廳對接聯合制定了《關于中央依法治國辦法治政府建設實地督察反饋農業用地審批問題專項治理方案》,明確責任主體,規范審批程序。對自治區黨委巡視組巡視反饋問題立行立改,制發了《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合同管理辦法》,從源頭抓規范促安全。自治區黨委依法治區辦對我廳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二、服務大局,精準立法,保障引領作用日益顯現
一是有序推進涉農立法。積極跟進立法進程,將《寧夏回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辦法》《寧夏回族自治區奶產業發展條例》《寧夏回族自治區畜禽屠宰管理條例》等3部地方性法規列入擬提請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審議修改的地方性法規項目,將《寧夏回族自治區農田建設管理辦法》列入擬由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立項的規章項目。二是扎實開展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提請自治區人民政府對《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寧政發﹝2012﹞46號)和《關于印發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實施意見的通知》(寧政辦發﹝2014﹞109號)2件行政規范性文件予以廢止。根據上位法的“立、改、廢”情況對廳本級印發的27件行政規范性文件和36件存量政策性文件進行動態清理;對廳本級印發的3件行政規范性文件進行合法性審核,報司法廳備案;對6件黨內規范性文件報自治區黨委備案。三是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對行業處(局)研究制定的《自治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和《關于支持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試行)》提請自治區人民政府列入2022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并嚴格落實調查研究、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等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提升重大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對《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綠色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等8件廳本級重大行政決策進行合法性審查,出具意見書。
三、加強監督,規范行為,公正文明執法步伐加快
一是深化執法改革,加強隊*建設。新增農業綜合執法機構1個,全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機構達17個,規范執法編制420個。不斷加大執法經費保障,改善基層執法裝備。出臺了《寧夏農業綜合執法人員著裝管理規定》,采取“四統一”“三聯審”“兩對接”的方式一體推進全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制式服裝和標志配發。全面實行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廳本級151人取得行政執法證,堅決杜絕沒有行政執法資格人員從事行政執法活動。二是健全制度機制,加強部門聯動。制定《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制度》等9項制度,助力農業執法規范化提供保障。對農業農村系統權責清單113項和農業行政處罰自由裁量252項違法行為進行動態調整。 (略) 、 (略) 、公安廳聯合印發《自治區農業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規則》,建立聯動執法機制,提高執法實效。三是做實基礎工作,提升業務能力。舉辦2022年寧夏提升農業綜合行政執法能力培訓班,培訓執法人員53人。組織開展“全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自查和交叉互評”和“全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比武”活動,在互學互鑒中進一步提升執法效能。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了農業行政處罰案卷評查活動和行政執法典型案例推薦活動,2022年首次發布自治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典型案例19件,被農業農村部宣傳推廣,并向農村部上報6卷優秀案卷。參加全國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示范創建活動,原州區、中寧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被評選為第四批全國農業綜合執法示范窗口。四是錨定重點領域,加強案件查辦。按照“保供固安全、振興暢循環”工作定位,在全區范圍內開展“護冬奧保春耕”等專項行動,圍繞關鍵節點,突出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重點區域執法和重大案件查處。加強宣傳引導,依法打擊違法行為,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做到全覆蓋、無死角。全年全區共出動執法人員12807人次,檢查生產經營主體6688個,立案數289件,移送司法機關4件,罰款143.5余萬元,沒收違法所得30.5余萬元。
四、多措并舉,持續推進,法治宣傳深入人心
一是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結合“三農”實際,制發了《農業農村廳落實自治區法治社會建設責任實施方案(2021-2025)》和《全區農業農村系統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對普法責任制清單進行動態調整,印發《自治區農業農村廳2022年普法責任制“四個清單”修訂稿》,及時組織相關處(局)、單位對重點涉農法律法規制修訂內容進行宣傳解讀,回應社會關切,形成法規處牽頭,部門分工負責、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大普法”格局。二是暢通普法宣傳渠道。舉辦“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保平安、促發展”主題演講比賽,農民日報、寧夏日報、寧夏法制報、寧夏廣播電臺等多家媒體進行了宣傳報道。組織全廳近千名干部職工參加法律知識測試,進一步營造學法治思想的濃厚氛圍。深入開展“憲法宣傳周”“民法典宣傳月”“鄉村振興 法治先行”等普法活動,通過制作普法微視頻、發放宣傳冊等方式廣泛開展宣傳,暢通普法進村入戶“最后一公里”?!熬呐浜闷辗ㄐ麄魃拾濉±L就農業農村法治新底色”在《農業農村法治動態》刊載。“用文化搭臺讓法律趕集”的普法方式,被農業農村部推介為全國農業農村普法典型案例。三是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培育方式更趨多元。主動與自治區司法廳對接印發了《關于將農民學法用法內容納入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的通知》,把農民學法用法示范戶、鄉村“法律明白人”和高素質農民培育有機結合,明確在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實施中法治內容不得少于8個學時,培訓內容適時根據農民需求動態調整。2022年全區共培育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1984戶,掛牌1691戶。
五、依法履職,深化改革,政務服務效能不斷提升
一是加大“放”的力度。實現兩個“100%”,即授予窗口首席代表審批決定權由69%增加到100%、“不見面馬上辦”辦理率達到100%。全面落實“三減一提升”。進一步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根據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NY/T 525-2021有機肥料》和農業農村部公告第581號相關要求,將區本級11個辦理項的證照進行變更,共辦理89個新證照。二是強化“管”的能力。對《法律、行政法規、 (略) 決定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清單(2022年版)》中涉農行政許可事項69項主項和144項子項進行動態調整。積極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年啟動并完成抽查計劃12項,覆蓋了11項抽查事項;廳本級共出動執法人員36人,抽取并完成檢查對象204個,抽查結果全部錄入并公示,實現了計劃完成率和抽查結果公示率“兩個100%”硬指標。三是優化“服”的質量。創建“互聯網+政務服務”一張網審批服務平臺,進一步推動高頻事項進駐“我的寧夏”APP工作,82個行政審批事項通過“我的寧夏”APP掌上辦。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將“肥料登記”等4個審批事項納入“一件事一次辦”事項目錄實現一次告知、一次表單、統一受理、同步評估、同步評審、同步審批、統一反饋。2022年農業農村廳窗口共受理各類報件29314件,累計辦結27861件,其中提前辦結27767件, (略) 1676個工作日。9·20疫情以來共辦理涉農重點物資運輸電子通行證25760件,有效緩解了農業生產經營的壓力。
六、完善機制,突出重點,矛盾糾紛化解成效明顯
一是加強組織保障。及時調整平安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工作專班,強化領導,增強力量。二是健全完善制度。印發了《農業農村廳2022年平安建設工作要點》《農業農村廳2022年矛盾風險排查化解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等文件,制定了《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平安建設領導責任制實施細則》等6項制度,促責任落實和工作規范。三是開展專項行動。下功夫化解“三農”領域矛盾糾紛,盡全力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召開了農業農村廳“平安建設、安保維穩、平安生產推進視頻會”,開展矛盾風險排查化解專項行動,堅持“周報告、月研判”,督導有關單位積極主動化解上報平安寧夏辦的3例矛盾風險。以農業農村行業領域專項整治行動為抓手,大力整治14個行業亂象,切實做好掃黑除惡常態化工作。9·20疫情以來,共核查解決負面輿情143個,消除各類矛盾風險和安全隱患1207個,回應各類訴求近2萬個。指導各地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有效治理農村紅白喜事大操大辦、天價彩禮、厚葬薄養等不良現象。四是及時通報工作進展。 (略) 縣(區)農業農村局、廳機關各處(局、辦)和廳屬各單位開展矛盾風險和安全隱患排查化解情況進行階段匯總分析,總結做法和經驗,查找問題和弱項,提出措施和要求,先后通報5次,力促互學互鑒,持續推動平安建設走深走實。2022年中央政法委牽頭對寧夏平安建設考核中,農業農村部對我區考核給了滿分,法規處被自治區黨委 人民政府表彰為“平安寧夏建設先進集體”。
下一步,農業農村廳將持續深入學法治思想,貫徹落實黨中央及自治區關于法治政府建設決策部署,堅持系統觀念、法治思維、強基導向,扎實履行《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以行政執法能力提升為主線,以立法協調、執法監督、法律服務和普法宣傳為重點,全面推進農業農村法治建設,夯實鄉村全面振興的法治根基,確保鄉村振興在法治軌道上有序推進、行穩致遠。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