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查,我局擬對受理的 (略) 砂石料集 (略) 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作出審批意見。為體現公開、公正的原則,接受社會監督,根據環保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政府信息公開指南(試行)》的有關要求,現將擬作出審批,公示期為12月18日-2024年12月24日(5個工作日)。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如您認為公示項目涉及您的重大環境利益關系,可自公示起五 (略) 提出申請聽證。
電 話:0870-*
通訊地址:水富縣云富街道辦楓葉新城水富生 (略) 綜合股(*)
郵 編:*
2024年12月18日擬批準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單位 | 環境影響 評價機構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1 | (略) 砂石料集 (略) 項目 | (略) (略) 太平鎮鹽井村 | (略) | 昆明 (略) | 項目性質為擴建。工程內容和規模:項目計劃用地面積約 360 畝,主要建設砂石料加工生產線(生產能力 300 萬t/a)、值班室、過磅房、堆場等以及相關配套設施,總建筑面積 *m2。 目前,場地內原有項目已批復的3條砂石料加工生產線及配套設施(堆料場、辦公生活用房、破碎站等)已建設完畢,現狀批復生產規模*t/a,每條生產線生產* t/a 砂石料,本次集 (略) 生產規模擴建到 300 萬 t/a,每條生產線生產規模擴建到*t/a,建設相應配套生產設備,提高已建 3 條生產線生產能力,作為后期3個礦山項目的共用加工場地使用,建設期間 (略) 內高陡邊坡實施治理,同時新 (略) 1014m, (略) 將作 (略) 鹽井村普通建筑材料用石灰巖開采項目開 (略) 使用。 | 施工期: (1)廢氣:主要包括場地施工揚塵、機械燃油廢氣等。擬采取措施:①在施工期應對 (略) 及施工工地不定期灑水,并加強施工管理,采用 (略) 。運輸車輛采用自卸式卡車運輸時,應考慮加蓋蓬布,車廂表層灰渣應噴水加濕并平整壓實, (略) 應注意清掃,適當定時沖洗,以便最大程度減少揚塵對周圍大氣環境的影響;②施工機械以柴油為燃料,會產生一定量的廢氣,主要污染物為 CO、NOx等。運輸車輛行駛時也會產生一定量的尾氣,主要污染物為 CO、THC、NOx等。 (略) 施工機械相對分散,尾氣排放源強不大,表現為間歇性排放特征,且是流動無組織排放,其影響隨施工的結束而消失。通過加強管理和落實環保防治措施,可有效減少施工機械的大氣污染。 (2)廢水:主要為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擬采取措施:施工期產生的生活污水經隔油池、 (略) 理后排入生活污水收集池沉淀后 (略) 綠化施肥或者周邊林地施肥,對環境影響較小。 (3)噪聲:主要為機械噪聲。擬采取措施: (略) 外 200m 范圍內無聲環 境敏感目標,并 (略) 的建設距離項目集 (略) 邊界約 200m,機械噪聲衰減到東 (略) 邊界時能夠達到《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標準要求,對周圍聲環境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4)固廢:主要來源于土石方、生活垃圾。擬采取措施:①根據主體工程設計資料,邊 (略) 建設期間產生土石方主要為邊坡治理期間收集表土及治理過程中削坡造臺開挖土石方, (略) 位于邊 (略) 內,施工期間開挖土石方量納入邊 (略) ;項目建設過程中共計產生土石方開挖 96.38 萬m3(含收集表土2.44 萬 m3),回填利用土石方2.*m3(均為覆土),收集表土根據項目施工進度情況直接運至各覆土施工作業面進行覆土,其余土石方93.94 萬m3 均為石料,均運至集 (略) 進行加工作為砂石料對外出售,項目建設過程中不單獨建設棄土場。②現有項目已設置有生活垃圾收集桶,項目施工期生活垃圾利用現有生活垃圾收集設施進行收集后按照相關要 (略) 置,對周圍環境影響小。 (5)生態影響: (略) 域屬于荒山坡地,施工人員活動范圍小,施工人員活動不會 (略) 外環境造成大的生態破壞, (略) 夏季氣溫高,降雨量較多,熱雨同期,植物生長速度快,植被恢復力強,部分開挖邊坡不再受人類活動影響, (略) 域植被開始自然恢復。擬采取措施:①項目施工過程中應加強管理,要采取盡量少占地、少破壞植被的原則,將占地面積控制在最低限度,以免造成土壤與植被的大面積破壞。②禁止施工人員進入 (略) 域;施工機械、運行方式等進行設計、消減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建設單位在施工前應設計詳細的施工方案和運行方式; (略) 砂石料集 (略) 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③所有的開挖邊坡、開挖面、 (略) 等均應做好防水土流失措施。④工程建設施工時避開雨期,減少水土流失。⑤工業場地建設完成后,應在其周圍或場地內進行綠化,綠化樹種選擇當地易于生存的樹種,以美化環境,并防風抑塵。⑥施工結束后,要進行現場清理、采取恢復措施。 運營期: (1)廢氣:主要來源于加工車間破碎篩分粉塵,砂石料傳送帶運輸揚塵,堆場揚塵,車 (略) 揚塵,食堂油煙廢氣,機械和車輛廢氣。擬采取措施:①生產線1號生產車間全封閉,破碎篩分車間各安裝一套噴淋設施,同時在破碎篩分車間安裝 1 套集氣罩和集氣風機風管,通過負壓除塵,于廠房內設置 1 臺布袋除塵器進行除塵,除塵風量 *m3/h。凈化后的廢氣均經 15m 高的排氣筒排出(DA001);②2號生產線生產車間采取彩鋼瓦全封閉措施,破碎環節及篩分環節均位于全封閉廠房內,生產線破碎、篩分車間安裝 1 套噴霧降塵裝置,1 套集氣罩和集氣風機風管,通過負壓除塵,于廠房內設置 1 臺布袋除塵器進行除塵,除塵風量 *m3/h,凈化后的廢氣均經 15m 高的排氣筒排(DA002)。③生產車間采取彩鋼瓦全封閉措施,破碎環節及篩分環節均位于全封閉廠房內,生產線破碎、篩分車間安裝 1 套噴霧降塵裝 (略) 砂石料集 (略) 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置,1 套集氣罩和集氣風機風管,通過負壓除塵,于廠房內設置 1 臺布袋除塵器進行除塵,除塵風量 *m3/h,凈化后的廢氣均經 15m 高的排氣筒排出(DA002)。④運營期原料臨時堆場 (略) 覆蓋,并于非雨天進行灑水降塵;本項目成品堆場采用硬化地 (略) 覆蓋的防護措施,并于成品堆場出入口設置噴淋設備。⑤車 (略) 揚塵以無組織形式排放,為減輕對環境影響,環評要求 (略) (略) 加強灑水降塵頻次,旱季時不定期 (略) 進行灑水降 (略) 面,大風干燥的天氣下可以考慮增大灑水頻次。⑥食堂油煙經抽 (略) 理后,則食堂油煙排放量為 0.42kg/a(除油煙效率按 75%計),排放的油煙經大氣稀釋擴散,排放量較小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較大影響。⑦機械和車輛廢氣,無組織排放。⑧砂石料傳送帶運輸揚塵: (略) 砂石料生產線已全部采取彩鋼瓦封閉措施,同時在破碎、篩分車間安裝 1 套噴霧降塵裝置,設置布袋除塵器進行降塵,大大降低了粉塵產生量。因此砂石料傳送帶產生的無組織粉塵較少。 (2)廢水:主要為生活污水、噴淋設備降塵用水、初期雨水。擬采取措施:①項目已建化糞池(5m3)、污水收集池(12m3)各一座,本環評提出增設一座隔油池(1m3)處理食堂廢水后排入 (略) 理,最后經過污水 (略) 理后 (略) 綠化施肥或者周邊林地施肥,不外排。②本項目噴淋及灑水降塵用水量為 9m3/d,2700m3/a。該部分用水基本蒸發 (略) 砂石料集 (略) 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損耗,不會產生廢水;③建設單位已在生產線 1#區下游修建 2 個初期雨水收集池(110m3),在生產線 1#區域北側修建 1 套三級沉淀池 870m3 收集初期雨水,已建的雨水收集池共計 980m3,能夠滿足生產線 1#區雨水收集情況,不在擴建;建設單位已在生產線 2#、3#區修建一套 1200m3三級沉淀池收集初期雨水,已建的雨水收集池基本能滿足生產線 2#、3#區雨水收集情況,不在擴建。收集的雨水回用于各生產線洗砂工藝。④非雨天每天灑水為 27.8m3/d,降塵用水為蒸發損耗,無廢水產生。⑤本次環評提出在原有洗砂沉淀池基礎上增設洗砂沉淀池608m3。⑥廢水經沉淀池過濾沉淀后回用于車輛清洗。 (3)噪聲:主要來源于皮帶廊輸送機、除塵風機、破碎機、篩分機等設備噪聲。擬采取措施:①在設備選型時,除考慮滿足生產工藝要求外,還必須考慮設備的聲學特性(選用高效低噪設備),對于噪聲較高的設備應與設備出售廠方協商提供配套的降噪措施。②應加強設備的保養和維修,使設 (略) 于良好的運行狀態,避免偶發 (略) 砂石料集 (略) 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強噪聲產生。高噪聲設備操作人員,操作時應佩戴防護頭盔或耳套③在集 (略) 四周加強綠化,選用枝葉茂密的常綠喬木、灌木高矮搭配,形成一定寬度的吸聲林帶。④嚴格加強車輛運輸制度管理,對駕駛員進行培訓,途經聲環境保護目標時一定采取禁止鳴笛、低速行駛等措施最大程度減少對居民、學校等聲環境保護目標的噪聲污染。通過上述措施,噪聲對運輸沿途環境敏感目標的影響可控。 (4)固體廢棄物:主要為除塵器收集粉塵、廢布袋、廢皮帶、排水溝和池泥沙、洗砂污泥、生活垃圾、危險廢物。擬采取措施:①除塵器收集粉塵收集后暫存于排土場后期用于復墾回填。②廢布袋集中收集后, (略) 。③廢皮帶 (略) 內暫存,直接更換后交由廠家回收。④排水溝和初期雨水池泥沙自行清掏,暫存于排土場后期用于復墾回填。⑤項目洗砂沉淀池產生的污泥定期清掏晾曬后運至排土場堆存,后期用作礦山回填及綠化覆土;⑥生活垃圾經統一收集后,清運至附近村落生活垃圾堆存點,最終由環衛部門定 (略) 置。⑦本項目機械設備維護、修理過程中產生的廢礦物油和含油廢物等危 (略) 置依托原有項目危廢暫存間。危險廢物定期交由有資質單 (略) 理,并建立健全危險廢物產生、處理、轉移臺賬記錄。本次環評要求對危險廢物暫存間采取防滲層至少為 1m 厚黏土層(滲透系數≤10-7cm/s),或 2mm 厚高密度聚*烯,或至少 2mm 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滲透系數≤10-10cm/s,進 (略) 理。 (5)生態影響:項 (略) 內植物種類主要以桉樹、竹、合歡、灰毛漿果楠、牡荊、小川漆、野毛柿、羊蹄*、剛羨竹、野古草、地瓜、蒿、芒其、等栗等為常見種。 (略) 域內野生小動物為當地常見物種,項目實施不會引起物種滅絕,對當地物種影響小,對動物數量影響較小,不會影響當地生態系統平衡。擬采取措施:根據項目開發利用方案,保證復墾綠化資金到位,以“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原則選擇樹種進行生態的恢復,并在綠化植樹后加強管理維護,保證一定的成活率,在這種條件下可保證當地生態環境的恢復,避免出現石漠化。 |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