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及信息公開的要求,經審查,我局擬對以下項目作出審批意見,現將有關情況予以公示。 公示期:2024年8月29日-9月4日(5個工作日,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聽證權利告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提出聽證申請。 通訊地址:云南省大理州彌渡縣彌 (略) 北段行政辦公區大理州生態環境局彌渡分局行政審批股 ????聯系電話:0872-*;傳?真:0872-* | |||||
項目名稱 | 彌渡縣苴力河九股箐段綜合治理工程 | 建設地點 | 彌渡縣石牌水庫以下約1.2km至楊官村附近 | 建設單位 | 彌渡縣水務局 |
環評文件類型 | 報告表 |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 云南滄海 (略) | ||
項目概況 | |||||
本項目位于彌渡縣石牌水庫以下約1.2km至楊官村附近,項目為新建項目,治理河長3792.1m。其中,左岸堤線長3771.36m,治理長3628.06m,不治理長143.30m,新建格賓石籠+植草生態護坡河堤線長2681.76m,新建M7.5漿砌石擋墻護腳+植草生態護坡河堤線長556.10m,對原堤防邊坡進行植草生態護坡河堤線長390.20m;右岸堤線長3787.13m,治理長3654.50m,不治理長132.63m,新建格賓石籠+植草生態護坡河堤線長2359.55m,新建M7.5漿砌石擋墻護腳+植草生態護坡河堤線長723.54m,新建M7.5漿砌石防洪墻河堤線長325.35m,對原堤防邊坡進行植草生態護坡河堤線長246.06m。項目總投資為1786.*元,環保投資25.*元。 | |||||
項目主要環境影響 | |||||
一、施工期 生態:施工期對環境的影響主要來自施工帶清理、河道整治等施工活動中施工機械、車輛、人員踐踏等對土壤的擾動和植被的破壞,施工期開挖大量的土方在雨季可造成水土流失等生態影響。施工揚塵、施工噪聲、汽車尾氣以及施工人員的活動等會對生活在本區域內的動物產生一定的影響。施工占地使項目區內野生動物的活動范圍部分縮小,施工噪聲一定程度會影響其生境質量。 大氣:項目施工期大氣污染主要來源于施工機械及機動車輛燃油排放的廢氣、工程施工及交通運輸產生的揚塵。廢氣會給施工區的大氣環境及施工人員帶來不利影響,工程建設和交通揚塵會對主干道交通和附近生活居民帶來一定影響。 廢水:本項目建設對地表水環境的不利影響主要表現為施工期生產廢水、施工人員生活污水進入水體等對水體造成的污染以及施工對地表水的擾動。 噪聲:本項目對聲環境的不利影響主要來自施工期機械噪聲。本項目使用的主要施工機械有: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自卸汽車、載重汽車、汽車吊、砼攪拌機、插入式振搗器、自行式振動碾等,源強80~90dB(A)。這些設備在施工時將對施工區附近的聲環境造成一定影響。 固廢:工程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是施工土石方、施工建筑垃圾、施工人員生活垃圾。 二、運營期 本項目為防洪除澇工程,河道治理任務主要為修建防洪堤,其環境影響主要發生在施工期,施工期環境影響是短暫的,隨施工結束而逐漸消失,隨施工綠化和土地復墾等措施后將逐漸得到恢復。項目建設完成后,將不再產生廢水、廢氣、噪聲、固體廢物等污染物,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對生態環境的有利影響。 | |||||
項目預防及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
一、施工期 生態:1、項目在施工前剝離表土并妥善保存表層 土,加強施工期的管理,嚴禁隨意擴大占壓面積;在施工結束后及時進 行場地的清理和平整,并進行綠化。2、在施工過程中避免亂砍濫伐,盡可能減小和消除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范圍和程度。施工后對臨時占用農田的恢復,使之盡量恢復原狀,將施工期對臨時占地的影響降到盡可能低的程度。應督促施工單位及時拆除施工臨時建筑,清理和平整場地,恢復土層,施工跡地按原有土地利用性質恢復。3、在堤防工程管理機構中設置相應的環境保護管理機構,配備專業管理人員,確保工程施工期和運行期中各項野生動物保護政策法規的貫徹以及環保措施落實,負責組織、落實、監督本工程的野生動物保護措施:以確保工程環境保護目標的實現,野生動物的生存不受到威脅。4、河堤基礎開挖選擇枯水期作業。選擇符合水生生態保護的低影響工藝,禁止爆破施工,采用人工+機械相結合的低擾動施工工藝。選擇符合環保標準的施工機械設備,維護良好的機械運行工況,禁止存在漏油或受油類污染的機械設施進入河道。 雨季施工則應做好擋護和截排水工作以減少地表徑流攜帶的泥沙,以減免對魚類及兩棲類動物棲息地的不利影響。施工場地與沿線水域之間設置必要的攔擋設施,盡可能減少對周邊水域的影響。 大氣:1、制定嚴格的施工期揚塵防治管理制度,防治責任落實到人,實行責任人制度。 2、在靠近敏感點的施工場地的邊界設置2.5m以上的圍擋,尤其在下風向場界處設置連續、密閉的圍擋。3、施工場地每天定時灑水,防止浮塵產生,在大風日加大灑水量及次數。4、容易產生揚塵的建筑材料,堆放在遠離附近敏感點的地方,采取密閉存儲、設置圍擋或堆砌圍墻、采用防塵布苫蓋或者其他防塵措施。5、途徑施工區鄉鎮干道及居民區的運輸車輛實行限速管理,運輸 車輛進入施工場地應低速行駛,或限速行駛,減少揚塵產生量。 6、項目建筑砂石料在運輸過程中,應采用防塵布遮蓋,防止運輸過程中施工材料的灑落。 7、選用低能耗、低污染排放的施工機械和車輛,對于運輸車輛需安裝 尾氣凈化裝置;加強對燃油機械設備的維護和保養,使發動機處于正常、良好的工作狀態;使用優質燃油。 廢水:(1)施工廢水:①基坑廢水:做好施工導流措施,采取圍堰導流措施,在廢水產生較大區域設置臨時沉淀池,容積為2m3,基坑廢水抽排至沉淀池沉淀 (略) 灑水降塵。 ②機械清洗廢水:在每個混凝土攪拌機旁邊設置一個廢水收集桶,機械清洗廢水沉淀處理后排入二次沉淀桶收集上清液,處理后的上清液綜合利用于工具清洗、養護及后期的混凝土拌和和施工現場灑水抑塵,不外排,沉砂回用于施工。(2)生活廢水:項目施工期共有45人,租賃周邊村莊房屋辦公及食宿,均不在項目區食宿,生活污水僅涉及少量的洗手、如廁廢水,該部分廢水依托村落及鄉鎮現有生活設施解決生活污水排放問題,廢水不外排。(3)雨季施工區地表徑流防治措施:合理安排工期,施工過程選擇在枯水期進行;施工過程中臨時堆土采取覆蓋措施,建筑材料、棄渣堆場應遠離河道,并進行覆蓋;靠近河道一側的施工場地設置臨時截流溝,地表徑流截留、收集沉淀后回用于施工過程及周邊植被綠化澆灑。 噪聲:(1)施工過程中要盡量選用低噪聲設備,加強設備的維護和管理,將高頻振動器施工改為低頻率振動器以減少施工噪聲。(2)在施工布置上力求噪聲源遠離附近居民區,合理安排施工計劃。(3)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盡量避免臨近的幾個高噪聲機械同時施工,最大限度減輕噪聲對環境的影響。(4)在施工場地周圍有敏感點的地方設立臨時聲屏障,在施工階段對建筑物的外部采用圍擋,以減輕設備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5)應避免夜間 22:00-06:00 時段作業,以減少對周圍村居民的影響。施工車輛經過居民點和施工營地等敏感點時,減少 鳴笛次數,合理安排運輸時間,盡 (略) 車輛擾民。 固廢:(1)施工土石方土:工程建設無永久棄渣產生,項目不設置棄渣場。施工期間臨時堆土場應盡量遠離保護目標,臨時表土堆存過程中,堆放的四周采用編織袋擋墻,采用土工布覆蓋,定期灑水抑塵;建設方在落實臨時堆土防護方案,及時清運工程臨時堆土的基礎上,本項目工程臨時堆土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較小。(2)施工建筑垃圾:建筑垃圾應分類堆放,能回收利用的盡量回收利用,能出售給廢品回收站的出售給廢品回收站,不能回收利用的按住建部門要求進行規范處置。防止其因長期堆放而產生污染,禁止亂丟亂棄。 (3)生活垃圾:施工區內設置垃圾箱,收集施工人員生活垃圾;劃定衛生責任區, 并確定責任人和定期清掃的周期;生活垃圾收集后運至周邊村莊生活垃圾堆存。 二、運營期 本項目為防洪除澇工程,河道治理任務主要為修建防洪堤,其環境影響主要發生在施工期,施工期環境影響是短暫的,隨施工結束而逐漸消失,隨施工綠化和土地復墾等措施后將逐漸得到恢復。項目建設完成后,將不再產生廢水、廢氣、噪聲、固體廢物等污染物,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對生態環境的有利影響。 運行期應加強對工程栽培植物的管理與養護,保證成活率。在工程區內相隔一定距離需設立環保警示牌,嚴禁破壞區域生態環境。 | |||||
公眾參與情況 | |||||
無 | |||||
建設單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關承諾文件 |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政府信息公開許可 |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