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略) (略) 深入貫徹生態文明思想和法治思想, (略) 委、市政府和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執法工作決策部署,依法開展生態環境執法工作,現將2024年行政執法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成果
全年辦 (略) 罰案件47起,罰沒款金額286.#元;查封扣押1起;移送公安行政拘留1起;刑事移送公安機關6起; (略) 罰9起,免罰金額60.#萬元。在全省實戰交叉比武和技能比武活動中分別獲得實戰比武和技能比武二等獎;執法大練兵工作連續4年位列全省前列,獲得全省大練兵先進集體;全系統26名同志獲得國家、省、市表彰。
二、具體做法
(一)開展執法專項行動。一是開展“守護清澈河水”專項執法。采取交叉互檢、全面排查和非現場檢查等方式,對招蘇臺河等主要河道、63家重點涉水企業以及322家規模化養殖場進行排查,發現問題51個,對其中5家存在嚴重環境違法行為的企業 (略) 。二是開展“守護蔚藍天空”專項執法。組織執 (略) 范圍內89家物料堆場料場、10余家涉VOCs/ODS企業、92家加油站以及47家涉揮發性有機物企業開展檢查,共發現環境違法問題16個,立整立改12個,對其中4家企業 (略) ,對四 (略) 噴漆生產線環保設施功率滿足不了現狀問題指導企業升級改造。三是開展“守衛一方凈土”專項執法。檢查規模化養殖場544家,重點對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落實、排污許可證執行、 (略) 置等情況進行現場檢查。針對部分畜禽養殖場存在管理臺賬不清等問題,工作人員現場進行指導,并督促企業立行立改。未發現環境違法問題。四是開展工業企業噪聲治理攻堅戰。對今年76件涉噪聲信訪案件開展噪聲監測,未發現被舉報企業存在噪聲超標情況。五是開展“守衛良好生態”專項執法。 (略) 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和二龍湖、山門、下三臺等水源 (略) 開展檢查,未發現存在傾倒有毒有害物質、 (略) 箱養殖等可能污染飲用水水體的活動等破壞生態的行為;對農村飲用水井房進行排查,未發現農村飲用水井房四周存在農田、大棚、企業等情況。六是開展碳排放報告數據質量專項執法。對吉林省新 (略) 、 (略) 、四平第一熱電廠進行檢查,現場查看了煤樣送檢及排放統計核算數據與年度報告等原始記錄或憑證等,未發現篡改、偽造數據等作假行為。七是開展“按證排污攻堅戰”專項執法。 (略) 排污單位的排污許可、環境管理臺賬自行監測方案、自行監測頻次、原始記錄保存及自行監測結果信息公開等內容進行檢查,共現場檢查企業803家次,非現場檢查573家次,現場檢查發現違法問題5個,均已 (略) 。 (略) (略) 、 (略) 開展打擊危險廢物非法傾倒和在線數據弄虛作假專項行動。查處“兩打”案件4起,其中刑事移送案件3起,均涉及排放危險廢物,累計涉案人數15人;行政拘留移送1起, (略) 某電 (略) 涉嫌“無許可證從事收集危險廢物經營活動”案。九是開展“利劍打假攻堅戰”專項執法。2024年 (略) 共排查企業146戶,其中涉環評領域檢查企業48戶,涉環境監(檢)測領域檢查企業27戶,涉環保竣工驗收領域檢查企業8戶,涉碳排放數據管理領域檢查企業3戶,重點開展了機動車排放領域第三方機構專項整治,檢查企業30戶次,發現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問題11個。
(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針對不同企業精準施策,在日常“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中采取信用監管模式,根據企業信用等級,合理設置抽查比例;將23家信用良好企業納入正面清單管理,借助分表計電、遠程執法抽查、在線監測報警等信息系統等手段代替現場執法檢查,確保實現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今年以來,對23家正面清單企業派發335條異常預警、26條超標督辦,收到報備信息329條,利用在線監控檢查26家次,無人機檢查13家次,手機視頻、電話提醒等其他方式20家次。嚴格落實《 (略) 生態環境領域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四張清單”》,對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信用良好的企業,根據情節輕重,實行減輕、從輕、 (略) 罰決定。
(三)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制定印發《關于做好2024年“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的通知》,通過吉林 (略) 開展雙隨機抽查工作,對檢查對象名錄庫、檢查人員名錄庫進行動態更新;針對15項檢查事項,制定本部門檢查計劃3個、跨部門檢查計劃8個,參與跨部門檢查計劃7個,實現檢查事項全覆蓋,跨部門聯合抽查比例達到83%,免打擾率達到50%;全年共抽查130家企業,檢查過程中發現問題13個,問題發現率10%,所有檢查結果 (略) 站公示。
(四)嚴格落實規范執法。2024年,對 (略) 分局開展生態環境執法稽查工作,駐局紀檢監察組全程參與監督。稽查主要圍繞現場執法的規范性、執法案卷制作規范性、移動執法系統建設使用規范性、三項制度落實、執法著裝規范性等內容開展。本次稽查調閱執法案卷23本,執法記錄175條,發現存在現場執法不規范,檢查記錄中筆錄結論不完整;未全過程使用移動執法系統;個別案卷制作不規范、制度建立不全等四個方面39個問題,均已完成整改。
(五)加強執法裝備建設。全面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裝備標準化建設,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科學化、規范化水平,持續提升執法能力。 (略) 揮發性有機物(VOCs)執法能力建設項目設備采購工作,申請資金409.#元,采購便攜式紅外熱成像VOCS泄漏檢測儀、便攜式#烷非#烷總烴等設備共計26臺,已分 (略) ;同時圍繞執法裝備使用開展學。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利用“6·5世界環境日”等契機,通過懸掛宣傳橫幅、擺放宣傳展板、發放環保宣傳資料、提供法律咨詢等方式,向過往群眾廣泛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知識,發放《環保知識手冊》、環保購物袋等宣傳品,詳細講解法律法規內容,讓更多群眾了解和掌握環境保護相關法律知識,引導廣大群眾遵守國家環保法律法規,樹立綠色環保理念。
四、2025年工作打算
2025年,我局將忠實踐行生態文明思想和法治思想, (略) 委、市政府和省生態環境廳各項工作部署,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為“美麗四平”建設提供堅強有力執法支撐。
一是堅持高壓態勢,持續強化執法力度。結合日常執法工作,認真組織開展各類執法專項行動,借助生態環 (略) ,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充分應用配套辦法 (略) 各類環境違法行為。
二是堅持能力培養,持續加強執法規范。通過典型案例交流、集中業務培訓、執法案卷評查等形式,強化生態環境綜合隊#行政執法規范性, (略) 生態環境執法隊#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堅持柔性執法,持續提升執法溫度。貫徹“法、理、情相融”執法理念,全面落實“四張清單”, (略) 罰措施,嚴格控制現場執法檢查,強化非現場執法監管,扎實推進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落實,實現執法質量和群眾滿意度“雙提升”。
四是堅持普法宣傳,助力執法效能提升。充分利用“6.5”世界環境日等重大節點,向社會公眾宣傳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堅持“執法與服務、處罰與宣傳”相結合,推行說理性執法和“以案釋法”,通過宣傳教育,增強企業環保責任主體意識,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略) (略)
2025年1月7日
來源:法規科
初審:張維
復審:牟彬
終審:蔡秋波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