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規劃范圍
(一)規劃范圍
規劃范圍為經省政府同意并公布的柘城高新技術產 (略) (以下簡稱“柘 (略) ”)四至邊界范圍,總用地面積為16.63平方公里,共分為 (略) 。其中 (略) 面積1.99平方公里,四至邊界為東 (略) 、西至迎賓大道、 (略) 、北至商柘快速通道; (略) 面積5.40平方公里,四至邊界為東至工業大道、 (略) 、 (略) 、 (略) ; (略) 面積9.24平方公里,四至邊界為東至鉆石大道- (略) 、西 (略) - (略) 、南至昆侖大道- (略) 、 (略) -永安溝支流。
(二)研究范圍
研究范圍為柘 (略) 圍合范圍,總用地面積約為18.82平方公里。
二、目標定位
(一)功能定位
柘 (略) 的功能定位確定為:世界影響力的超硬材料產業基地、河南重要的醫藥制造產業基地、北方知名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二)發展目標
完善創新體系,優化創新創業生態,加快經濟發展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著力建設創新驅 (略) , (略) 建設,強化數字賦能,實現從制造到智造,從傳統到先進的升級,實現“創新 (略) 、魅力鉆石之都”的目標愿景。
到2035年,柘 (略) 發展為“ (略) ”。園區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建成產業競爭能力強、要素利用效率高、創新能力提升快、生態環境建設優美的智慧 (略) 。實現營業收入達300億元目標,園區發展基本成熟,吸引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的高新技術項目投入, (略) 等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產業結構進一步提升,成為產業結構完善,主導產業特色鮮明 (略) 。
展望到2050年,柘 (略) 發展再上新臺階,預計形成產值超千億元產業集群,園區發展成熟,公共服務配套完善,使柘 (略) 成為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的標桿 (略) 。
三、國 (略)
柘 (略) 整體形成“一核領三心、兩軸聯三片”的空間結構。
一核:在 (略) (略) 綜合服務核心,打造產業核心引擎,引領柘 (略) 實現產業升級與協同發展。三心:在 (略) (略) 一處工業鄰里中心。兩軸:結合柘城縣 (略) 布局結構,構建平行于商南高速走向,沿東北-西南方 (略) 功能發展軸線,沿國道220打造聯系 (略) 中心 (略) 空間發展軸。三片:形成北部、西部和東部三個協同發展 (略) 。
柘 (略) 內建設用地劃分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工礦用地、倉儲用地、交通運輸用地、公用設施用地、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和特殊用地。
四、產業 (略)
(一)產業體系構建
以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為主線,以招商引資為抓手,以主導產業優勢再造、新興產業換道領跑和傳統產業迭代 (略) ,以信息化為引領,以壯大主導產業、培育新興產業為主題,充分發揮柘 (略) 的區位、政策和資源等優勢,全面推動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促進 (略) 提檔升級,聚焦核心產業,構建“3+4+3”產業生態體系。
規劃構建超硬材料、醫藥制造和電子制造3大主導產業,形成以農副產品加工、紡織服裝服飾加工、皮革加工、木材加工等傳統輕工產業為補充的4大輔助產業,塑造為主導產業配套的裝備產業、現代物流業及現代服務業為輔的3大配套產業。
(二)產業用地保障
(略) 內產業用地包括商業服務業用地、工礦用地、倉儲用地和科研用地,總用地面積為1024.89公頃,產業用地占比為61.63%。劃定工業用地紅線面積873公頃,強化土地要素保障,助 (略) 經濟高質量發展。
五、綜合交通規劃
規劃范圍 (略) 、 (略) 、支 (略) 網絡。至2035年,柘 (略) (略) 總密度達到5.91公里/平方公里以上。
附件:1.柘城縣高新技術產 (略) 國土空間規劃(2024—2035)區位圖
2.柘城縣高新技術產 (略) 國土空間規劃(2024—2035)四至邊界范圍圖
3.柘城縣高新技術產 (略) 國土空間規劃(2024—2035)土地使用規劃圖
4.柘城縣高新技術產 (略) 國土空間規劃(2024—2035) (略) 規劃圖
5.柘城縣高新技術產 (略) 國土空間規劃(2024—2035)綜合交通規劃圖
柘城縣高新技術產 (略)
2025年7月3日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