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2024年9月5日擬作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意見的公示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我局擬對1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作出審批意見。為保證審批意見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如有異議,請在公示期內反饋我局環評科。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
電話:0395-* 通訊地址: (略) 西城 (略) 99號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有重大利益關系的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要求聽證。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公示內容
序號 | 項目名稱 | 環評 類別 | 環評 機構 | 建設 地點 | 建設項目 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公眾參與情況 |
1 | (略) 源匯區(含西城區)農村供水工程 | 報告表 | 漯河 (略) | (略) 源匯區、西城區 | 項目投資*.*元,主 (略) 第九水廠、原 (略) 、 (略) (略) ,以燕山水庫水為供水水源,在澧河取水口上移工程加壓泵站出水管設置分水口,敷設原水管道,原水經第九水廠過濾、消毒后通 (略) 輸送至服務范圍內各鄉鎮供水站,通過供水站將自來水輸送至各村用戶 | 1.大氣環境: ①施工期的主要污染是TSP,建設單位應加強施工管理,制定施工揚塵防治實施方案,實施揚塵防治全過程管理,責任到每個施工工序,嚴格按照“分段施工、分段防治、分段開挖、及時回填”的原則落實各項防塵措施。建議在易揚塵的作業時段、作業環節采用灑水的方法減輕TSP污染,只要增加灑水次數,可大大減輕TSP的污染。施工單位應對粉狀物料的存放應做好防護工作,防止風吹揚塵。此外,施工中使用的砂石料、混凝土等均采用外購商品材料,消除了砂石料開采產生的揚塵和現場攪拌混凝土產生的揚塵污染。工程施工期對環境空氣的影響是暫時的,工程竣工后,影響也隨之結束。 ②運營期廢氣為食堂油煙,通過油煙凈化器處理后引至屋頂排放,滿足《餐飲業油煙污染物排放標準》(DB41/1604-2018)表1小型標準。 2、水環境: ①施工期穿越河道段施工時間安排在非汛期,混凝土養護廢水攔截后,通過蒸發和沉降作用,不會進入水體造成影響;管道試壓應采用分段循環使用的辦法,減少排水量,試壓水采用分段循環使用,禁止就近向附近沙河、澧河、唐江河排放;施工期依托周邊村莊生活污水系統,定期清掏,綜合利用,施工期會經妥善處理后對周圍水環境影響較小。 ②運營期食堂廢水經隔油池處理后和生活污水一起經化糞池處理,還田利用不外排;反沖洗水回流至配水井作為原水回用;沉淀池排泥水濃縮后上清液回流至配水井作為原水回用;底部污泥經離心脫水后濾液回流至排泥池。運營期無廢水排放,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 3.聲環境: ①施工期主要為施工機械噪聲,多為點聲源和瞬時噪聲,為減緩施工過程對周圍敏感點聲環境的影響,施工單位應選用低噪音機械設備,在施工區邊界設置隔聲屏,并在夜間禁止施工,經采取以上措施,施工期噪聲滿足《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標準要求,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較小。 ②運營期噪聲主要為風機、水泵等設備運行噪聲,經選用低噪聲設備、安裝減振基礎、安裝隔聲門窗、加強綠化等措施后,廠界噪聲能夠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中2類標準,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4.固廢: ①施工期生活垃圾納入附近村莊垃圾收集桶,區域環衛部門統一處置;廢棄土石方集中收集后全 (略) 建設部門指定地點處理;建筑垃圾分類予以回收,不能回收利用的全 (略) 建設部門指定地點處理,嚴禁隨意傾倒;廢棄泥漿經泥漿池暫存 (略) 建設部門指定地點處理。 ②運營期生活垃圾經廠區統一收集后,由環衛部門統一運輸處理;污泥經離心脫水機脫水形成泥餅外運垃圾焚燒發電廠焚燒處理。 5.生態環境: ①施工期盡量減少臨時占地,施工期土方分層開挖,表層土用于后期臨時用地恢復及綠化;采取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優化施工方式、減少水體的擾動等方式加強對水生生態動植物的保護措施,施工完成后及時實施植被恢復、水土保持綠化等生態恢復措施。 ②運營期廢水嚴禁直接外排入河,禁止向澧河傾倒生活垃圾、工業固廢等。 | 無 |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