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 香溪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 (略) 人民政府(金政函〔2025〕13號)批準,現將主要內容予以公布。
一、規劃范圍和規劃期限
規劃范圍包括香溪鎮鎮 (略) 兩個層次。鎮域規劃范圍為 (略) 內的國土空間,包括寶塔村、雙溪村等21個行政村。鎮區范圍包括建制鎮政府駐地 (略) 和規劃城鎮建設用地 (略) ,涉及寶塔村、雙溪村、東倉村、豹山村、董宅橋村,面積約1.47平方千米。
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基期年為2020年,近期至202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
二、目標定位與空間策略
總體定位:現代化農文旅融合發 (略) 、錢塘江流域生態公園。
規劃目標:至2025年,“雙萬”工程溢出效應顯著,優質農產品承載能力顯著增強;至2035年,山水林田湖草一體 (略) 全面形成,以農產品加工、新農產業、港口物流、文旅產業為主的一二三產深度融合,全面推進航運復興, (略) 文化帶,打造成為蘭江水上旅游重要門戶節點;展望至2050年,實現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建成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載高質量生活的美麗家園。
落實主體功能定位要求:根據上位總規,香溪鎮的主體功能定位為“農產 (略) ”,重點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抓好糧食生 (略) 和現代 (略) 建設。
三條基本控制線:落實永久基本農田面積1516.13公頃(*.95畝),主要分布于鎮域中北部的 (略) 。落實生態保護紅線894.55公頃,主要分布于西部蘭江沿岸和南部北山、董宅橋兩村。落實城鎮開發邊界面積98.20公頃,主要分布于寶塔村、東倉村、豹山村(鎮區)。
附圖1 三條控制線圖
國土空 (略) :構建“兩屏 (略) 、一心兩軸多點”的鎮域國土空間開發保 (略) ?!皟善痢保悍謩e依托南部金華山脈和北部龍門山脈形成生態安全屏障;“五廊”:依托蘭江、梅溪、新董將線、G351國道、浦 (略) 絡化的生態保護廊道;“三區”:基于農業生產本底條件,形成“北部農文旅綠色發 (略) 、中部現代農 (略) 、南部農文旅綠色發 (略) ”等三大農業生產 (略) ;“一心”:即香 (略) ,以綜合服務功能為主導;“兩軸”:沿新董將線走向的城鎮發展主軸、沿浦蘭線城鎮發展次軸;“多點”:依托中心村和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增強對基層村的服務帶動作用。
區域協同:協同推進大金華山文 (略) 建設,積 (略) 域“大旅游、 (略) 、大文化、大產業”格局,以范浚文化、萬畝良田、將軍巖、北山民宿、陳山等文旅資源,加強大金 (略) 文旅產業協同。結 (略) 文化帶發展規劃,挖掘香溪鎮“一里兩賢人,三十八進士”的進士文化, (略) 文化帶,打造蘭江水上旅游重要門戶節點。
鎮村體系規劃:優化形成“1+X+Y”村莊分級體系以及集聚建設、整治提升、特色保護等三類村莊分類體系。鎮區村(1):4個,分別為雙溪村、寶塔村、豹山村、東倉村。中心村(X):3個,分別為東升村、上新方村、官塘村。一般村:特色村(Y)5個,分別為上李村、北山村、西章村、將軍村、龍港村。其他一般村:9個,分別為施下村、富民村、九楊村、前黃新村、董宅橋村、坑邊村、楊公村、厚同村、洲上村。
(略) 規劃:深化落實生 (略) 、農 (略) 、生 (略) 、城 (略) 、鄉 (略) 、其他保 (略) 共六類一級 (略) 。其中,城 (略) 進一步細分為居 (略) 、綜 (略) 、商 (略) 、綠 (略) 、交 (略) 、工 (略) 共6類二級 (略) ;鄉 (略) 細分為村 (略) 、一 (略) 、農 (略) 、林 (略) 共4類二級 (略) ;其他保 (略) 為礦產能 (略) 、區域基礎設 (略) 。
附圖2 國土空間 (略) 規劃圖
三、 (略) 規劃
農 (略) :根據堅守耕地規模底線原則,開展耕地質量提升建設、多田套合、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實現“耕地數量逐步增加,耕地質量穩步提升”的目標。設施農用地盡量利用未利用地、低丘緩坡、荒灘荒涂等非耕地或質量較差的劣質耕地、農村閑置地邊角地,也可以利用存量土地發展設施農業,盡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嚴格控制占用永久基本農田。
生 (略) :堅持保護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嚴格保護林地、濕地和*地水域等生態資源。以嚴格的生態保護為目標,劃定自然保護地、省級以上公益林、水域管理范圍控制線等生態環境控制線。落實生態 (略) 管控要求,堅決制止違反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規定進行生產建設活動的行為,不斷強化生態環境源頭防控。
鄉鎮建 (略) :優化鄉鎮建 (略) ,優先保障交通、 (略) 域基礎設施用地和殯葬等特殊用地發展需求。城鎮空間重點結合城鎮更新改造,優化城鎮居 (略) 、 (略) 場等商業用地需求。鄉村空間重點銜接落實“1+X+Y”鎮 (略) ,優化 (略) 建設用地結構,科學劃定村莊建設邊界,合理保障農民建房、鄉村振興產業用地等發展需求。 (略) 藍線、城市綠線、城市紫線、城市黃線、城市橙線等城鎮重要控制線體系。
四、支撐體系與安全保障
綜合交通規劃:銜接落實諸 (略) 保護范圍;銜接落實G351、S319等國省道保護范圍。規劃新建X219、X232、X256、Y034、Y035等一批重要縣、鄉道工程,增強 (略) 和重點 (略) 的服務能力,完善 (略) 網結構。
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構建“集鎮-村/組” (略) 生活圈層級,強化城鄉一體化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供給。集鎮層級依托鎮政府所在地, (略) 滿足鄉村居民日常生活、生產需求的各類服務要素,形成 (略) 生活圈的服務核心。村/組層級依托行政村集中居民點或自然村組,綜合考慮鄉村居民常用交通方式,按照15分鐘可達的空間尺度,配置滿足就近使用需求的服務要素,并注重相鄰村莊之間服務要素的錯位配置和共享使用。
市政設施規劃: (略) 域基礎設施廊道、區域一體化供水以及污水、環衛、能源、信息基礎設施 (略) ,高標準規劃建設 (略) 、 (略) 、 (略) 、新型 (略) , (略) (略) 。供水工程以錢塘垅水廠為供水水源; (略) 較遠的自然村進行單村供水。鎮區污水統一收集后 (略) (略) (略) 理; (略) 可以分散建設獨立式小 (略) 理設施。能源工程規劃重點銜接落實500千伏、220千伏和110千伏高壓輸電廊道保護范圍和規劃燃氣高壓管線油氣廊道保護范圍;電力以110千伏香溪變電站為主要電源;燃氣以管輸天然氣為主氣源,以液化石油氣作為輔助氣源。信息工程規劃全鎮移動電話普及率達到100%, (略) 普及率達到100%。環衛工程規劃繼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投放、 (略) 置,進一步加強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 (略) 理,提高垃圾 (略) 理利用率。
國土空間安全與防災減災:提升洪澇、地質災害等自然災害抵御能力和重大突發公 (略) 置能力,優化國防動 (略) ,加強重大危險品生產儲運空間管控,穩步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提高國土空間安全韌性。
五、歷史文化保護與景觀風貌塑造
歷史文化保護。嚴格保護香山寺塔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敘倫堂、范浚墓” (略)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范氏節孝坊文物保護點、“香二東井、黃沙圩葉氏舊廳” (略) 級歷史建筑以及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打造特色文旅產業。以十里長湖、香溪萬畝水田為核心資源,以農事體驗、濕地農業觀光、田園生態旅游為主題,結合江岸濱水優勢,以現有的果蔬種植、銷售、休閑觀光和高科技農業、精確農業、都市農業為基礎,打造蘭溪高科技農業示范點,拓展農業附加值,增強服務功能,開展高科技農業科普、農業體驗、康養休閑等文旅項目, (略) 域打造成為富有低于特色的休閑文 (略) 。提升水上旅游和濱水休閑文體旅產品。借助 (略) 帶建設, (略) 域內獨有的水域資源優勢,進一步發展水上旅游與濱水文旅休閑項目,打通錢塘江水上黃 (略) ,打造“金華-蘭溪-建德”水上游碼頭群,提升“蘭江夜間游”旅游品牌。
景觀風貌引導。規劃以蘭江、梅溪為脈,重點打造三江六岸時尚右岸,沿浦蘭線、新董將線向鎮域內部輻射兩條城鎮發展軸帶,并結合資源本底形成現代城 (略) 、田園鄉 (略) 、生態休 (略) 等三類 (略) 。重點對蘭江和梅溪濱河景觀帶開展水污染防治和濱水休閑漫步道建設,打造濱水景觀軸;對豹山大道、浦蘭線和新董蔣線沿線進行綜合整治,提升香溪鎮形象,展現香溪發展的現代風貌。
六、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
詳細規劃傳導:強化總體規劃對詳細規劃傳導,劃分全域覆蓋的詳細規劃編制單元。劃定城鎮單元1個,鄉村單元21個。詳細規劃要依據批準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進行編制和修改,不得違背總體規劃強制性內容,確??傮w規劃確定的約束性指標、 (略) 、空間底線和重大設施傳導并落實到詳細規劃中。
規劃實施保障:強化數字化管理,形成鄉鎮級規劃數據庫,納入 (略) 和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作為詳細規劃、村莊規劃編制和審批的基礎和依據,維護國土空間規劃的傳導性、約束性、權威性。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定期體檢和五年一評估,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實際,可根據國土空間規劃評估結果,對國土空間規劃進行調整完善。建立規劃編制、審批、修改和實施監督全程留痕制度,充分發揮人大、政協和公眾對規劃實施的監督作用,保障公眾對國土空間規劃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提升全社會參與規劃編制、實施與監督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