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瑞安市實錦紅現代教育聯盟在錦湖實驗小學迎來了“項目化學習理念下的科學課堂”專題研討會。來自瑞安市實驗小學、紅旗實驗小學以及錦湖實驗小學的科學老師齊聚一堂,共話新理念。
首先是瑞安市錦湖實驗小學的黃瑞丹老師與五(2)班的孩子帶來了一堂“熱鬧”的《用水測量時間》。黃老師借“滴灌器”創設情境,用植物滴管器激發學生挑戰任務——做一個10秒鐘滴10滴的滴灌器。整堂課中,黃老師沿著“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總結規律——發現不足——設計改進”逐步引導孩子們創造自己的產品。孩子們沉浸在自己的發明中,各個興趣盎然,真正的是自己在研究。課堂的結尾,黃老師還引導孩子思考“產品”仍存在的不足,將課堂延伸到課后。
緊接著,瑞安市實驗小學的陳柳西老師與二(2)班的孩子一起呈現了一堂趣味與理性,觀察與思維相碰撞的科學課。陳老師創設了闖關游戲情境:圖片關——聽力關——尋找關——比較關,引導學生在闖關游戲中觀察和描述并進行比較。一堂課下來,趣味性的情境緊緊的吸引著孩子們的注意力,精心設置的材料逐步激發孩子的思維。課堂最后,陳老師通過尋找“假紅棗”將活動推向高潮,讓孩子們學以致用,體會多種感官觀 (略) 。
課堂之后是來自紅旗實驗小學的鮑濛濛老師結合今天課例的觀點報告。鮑老師不時融合《運動和力》以及《食物》單元的項目化學習的實例,闡述了項目化學習案例的開發途徑。鮑老師重點指出項目化學習的雙線核心素養目標——學科核心素養和共通核心素養;驅動性問題應該具有真實性,挑戰性,能吸引學生,還要基于學生的基礎。
最后,朱沈潔老師對研討會進行了總結與點評。她不僅提出“項目化學習”是最適合在科學課上進行,還點 (略) 在項目化學習的初步階段:關鍵是要認識到這種理念的目標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習真實的發生。朱老師更是以今天的課例為載體深入淺出地為老師們指點迷津:高年級適合進行一個完整的項目學習,但要注意主項目下要具備子項目,層層深入,逐步解決。而基于低年級學情考慮,可以將項目化學習的理念適當融入到低段的課堂中。
活動雖已結束,但思考和前行的腳步仍未停止,如何讓“項目化學習”真正的在科學課堂中平穩的落地,我們共同努力!
(撰稿:胡洋洋)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