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公司報送由甘肅 (略) 編制的《民勤縣 (略) 煤炭加工銷售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以下簡稱《報告表》)收悉。 (略) 生態環境工程技術服務中心組織專家對《報告表》進行了技術評估,出具了《報告表》技術評估報告(武環評估〔2025〕15號)。經局務會審查,現對《報告表》(報批本)批復如下:
一、同意專家組對該《報告表》的技術評估意見。
二、《報告表》編制內容具體,重點突出,基本符合技術規范要求,工程分析及周邊環境背景清楚,主要保護與控制目標明確,評價結論可信。
三、民勤縣 (略) 煤炭加工銷售項 (略) 民勤縣紅砂崗鎮周家 (略) 11號,租賃民勤 (略) 1座閑置廠房進行建設。項目中心地理坐標:E101°53′24″,N39°4′58″,項目東側和西側均為荒灘戈壁,北側為民勤 (略) ,南側 (略) 。項目總投資#元,其中環保投資#元,占總投資的0.45%。本項目總占地面積3330㎡,主要建設儲煤大棚1座,配套辦公室、宿舍、食堂、磅房等設施。主要建設內容為:儲煤大棚3000㎡, (略) 、 (略) 、 (略) 均布置于儲煤棚內,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均依托廠房內已有設施。項目由主體工程、儲運工程、輔助工程、公用工程及環保工程組成。項目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屬鼓勵類:“三、煤炭 1、大型煤炭儲運中心、 (略) 場建設,儲煤設施建設和環保改造”),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根據《 (略) (略) 關于實施“三線一單”生態 (略) 管控動態更新成果的通知》,屬于民勤縣“重點管控單元”,項目選址合理。項目在落實環評報告表提出的污染治理措施和生態保護措施的前提下,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小,從環 (略) 按《報告表》所列項目建設地點、規模和環保措施進行建設。
四、項目在建設運營過程中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做好大氣環境保護措施:本項目運營期廢氣主要為煤炭運輸、裝卸、破碎篩分、配煤等過程產生的無組織揚塵及汽車尾氣。
(1)運輸揚塵:項目運輸車輛加蓋篷布,車輛出入口設置洗車臺對出入車輛進行沖洗,場地 (略) 及時清掃并灑水降塵,保持清潔。
(2)裝卸、配煤粉塵:項目設置封閉式儲煤棚,配備噴淋降塵裝置,裝卸工序在封閉式儲煤棚內進行。
(3)篩分破碎粉塵:項目破碎工序位于封閉式儲煤棚內,在破碎機入料口、篩分機落料點各配備1臺移動式霧炮機。
(4)食堂油煙:項目食堂油煙經靜電式油煙 (略) 理后由專用煙道引至屋頂排放,油煙排放能夠滿足《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 #-2001)排放限值要求。
采取上述措施后,確保運 (略) 無組織排放顆粒物滿足《煤炭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排放限值要求。
(二)廢水治理措施:本項目施工期生活污水 (略) 現 (略) (略) 理,運營期生活污 (略) 化糞 (略) 理(廠區設4㎡隔油池、10㎡化糞池各1座),定期清掏運至就近生 (略) (略) 置。生產廢水主要為進出車輛沖洗廢水和初期雨水,收集沉淀后用于煤場內降塵灑水。
(三)認真落實項目固廢防治措施。本項目施工期建筑垃圾 (略) 置,不得隨意丟棄,施工人員生活垃圾經垃圾箱集中收集后,由環衛部門統一清運。營運期固體廢物主要為生活垃圾和廢水收集池定期清掏產生的煤泥。生活垃圾由建設單位集中收集清運至當地生活垃圾收集點,統一由環衛部 (略) 理。沉淀池煤泥定期清理, (略) 將大部分水分晾干后外售。
(四)做好噪聲污染防治工作。本項目施工期噪聲采取選用低噪聲施工設備,合理安排作業時間等措施,確保廠界噪聲滿足《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排放標準》(#)中限值要求。運營期噪聲主要為運輸車輛、裝載機、破碎機等設備,項目夜間不生產,項目各生產設備通過采取對設備安裝基礎減振、隔聲降噪等降噪措施后,確保各邊界晝間噪聲均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中2類標準要求。
五、項目按環評文件及批復要求建成后,建設單位應按環保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自行組織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待驗收合格后,主體工程與配套環保設施方可投入生產。
六、民勤縣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做好項目建設及營運期的監督檢查工作。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