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 (略) :
《平南縣城西新區環西路延長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以下簡稱《報告表》)及相關材料收悉。經研究,批復如下:
一、該項目(項目代碼:2020-*-78-01-*)為新建項目,位于平南縣城西新區,呈南北走向,道路起點與環西路平面相交,終點與規劃平武路( (略) 道)平面相交,起點坐標為:東經110度 22分07.146秒,北緯23度33分35.370秒,終點坐標為:東經110度20分47.813秒,北緯23度34分02.677秒。路線總長度為2488m,規劃紅線為60m,雙向6車道, (略) 主干道,設計速度為60km/h,包含緯規劃經五路、規劃經四路、規劃經三路、規劃經二路、規劃經一路、規劃路一、規劃路二共七個交叉口。
工程土方開挖方5286m3,土方回填方*m3,利用方529m3,土方借方*m3,棄土方4757m3。總投資20846萬元,環保投資為341萬元,約占項目總投資的1.64%。
二、建設單位在全面落實《報告表》及我局批復文件提出的環境保護措施后,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可減少到區域環境可以接受的程度。因此,同意你公司按照《報告表》所列建設項目的性質、路線走向、環境保護對策措施及下述要求進行項目建設。
三、項目設計、建設、運行管理要結合《報告表》的要求重點做好以下環境保護工作:
(一)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嚴格劃定施工范圍,合理布局施工場地,加強施工管理、宣傳教育,禁止人為破壞生態的行為;優化施工方案,做好路段土石方平衡設計,最大限度利用開挖土石方;施工中做好沿線路段的水土保持工作,避免水土流失對區域生態影響。施工結束后及時對施工跡地進行生態修復,優先使用對現有公路沿線分布外來物種有較強抑制作用的本地物種作為綠化物種,禁止使用國家公布的外來入侵性物種進行工程綠化;施工過程中應減少臨時占地數量,降低外來物種入侵風險。
(二)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在易產生揚塵作業時段、作業環節采取臨時圍擋,加強灑水頻次等措施,最大限度減輕施工揚塵污染;加強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管理和養護,運輸車輛駛離場區前對運輸物料加蓋篷布并沖洗干凈車身、輪胎,嚴禁車輛帶泥上路,嚴禁運料散落;水泥、砂石等原料堆場采取設置圍擋、搭設防雨棚、覆蓋防塵布等措施,并定時灑水及時清掃,最大限度減輕施工揚塵污染。營運期加強道路綠化、養護和清潔,維護良好的路況。
(三)落實水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期,縮短雨季施工時間。施工廢水經隔油沉淀后回用于施工場地灑水降塵,不得外排;施工人員生活污水經化糞池收集處理 (略) 政污水管網。擬建道路全線嚴禁隨意傾倒、排放工程建設廢渣、生活垃圾、污水及其他廢棄物;嚴禁將棄油及施工棄渣、廢水等向水體傾倒。
(四)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措施。施工中優先選用低噪聲機械設備,合理安排工序,在靠近敏感點一側設置圍欄圍擋、移動聲屏障等,同時優化施工時間,未經批準,禁止夜間進行機械施工,確保噪聲排放符合《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中的標準限值要求。營運期加強沿線敏感點的噪聲跟蹤監測,采取對沿線道路設置限速及禁鳴標志、超標敏感點設置隔聲窗、合理設置道路綠化帶等有效隔聲降噪措施,確保道路邊界線周邊區域的聲環境質量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的相應限值要求。
(五)落實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施工產生廢建材盡量回收利用,建筑垃圾運至指定地點處置,嚴禁隨意棄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環衛部門清運處置。營運期按有關要求做好道路沿線的固體廢棄物收集轉運處置工作。
(六)落實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建立健全環境管理制度,加強環境管理,制定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隱患排查治理檔案。加強危險品運輸管理,落實環境風險防范措施,防止運輸危險品的車輛突發事故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確保區域生態環境安全。
(七)落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機制方案》(環發〔2015〕162號),公開項目環境信息,接受社會監督,并主動做好項目建設和運營期與周邊公眾的溝通協調,及時解決公眾提出的環境問題,采納公眾的合理意見,滿足公眾合理的環境訴求。
四、建設單位要嚴格執行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運行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項目竣工后,建設單位應 (略) 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標準和程序,對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進行驗收,編制驗收報告,并依法向社會公開環境保護設施驗收報告。
五、建設單位在接到本批復20日內,將批準后的《報告表》 (略) 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 (略) 平南生態環境局,并按規定接受轄區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六、我 (略) 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組織開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監督檢查, (略) 平南生態環境局按規定對項目建設期、運行期間執行環保“三同時”情況進行日常監督管理,發現環境問題及時上報我局。
七、本批復自下達之日起超過五年,方決定該項目開工建設的,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應當報我局重新審核。項目的性質、路線走向、環境保護對策措施發生重大變動的,須到我局重新報批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略) 生態環境局
2023年1月18日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文件下載:
關聯文件: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