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 (略) (略) 六屆人大七次
會議第67號代表建議的答復
吳華勇代表:
(略) 六屆人大七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加強協調 (略) 現代化改造等原有水利項目土地性質的建議交由我單位辦理,經研究,現答復如下:
一、經核,因歷史原因, (略) (略) 渠道與永久基本農田重疊約15.82畝, (略) (略) 渠道與永久基本農田約64.993畝重疊, (略) (略) 渠道與永久基本農田重疊約3.765畝。
二、我市已將199個水利項 (略)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清單,其 (略) (略) 平龍重點 (略) 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等12個項目。為解決一批重點水利項目用地保障問題, (略) (略) (略) 下發的32個獲得國債資金的水利項目進行全面梳理,根據項目輕重緩急、用地前期工作進展等情況,按照分級分類服務保障需求,強化用地服務指導,將以上項目及時納入規劃數據庫。
三、根據《廣西壯 (略) 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強化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助力經濟持續回升向好若干意見的通知》(桂自然資發〔2025〕1號)、《廣西壯 (略) 自然資源廳辦公 (略) 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數據庫使用規則的通知》(桂自然資辦〔2025〕22號)等相關文件精神,水利單獨選址項目,在符合國土空間有關管控要求的前提下, (略) 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文本、重點建設項目清單,或已在規劃圖、數據庫上標繪的,視為符合規劃辦理用地審批,并在用地批準后,由廳根據批復的項目用地范圍在當年內統一更新 (略) 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
四、關于上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出臺相關政策, (略) (略) 現代化改造,把錯劃為永久基本農田的地塊進行動態調整,確保能順利開展用地預審等前期工作的建議。
針對永久基本農田管理存在“剛性有余、彈性不足”的問題,自然資源部已會同農業農村部研究起草了《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以永久基 (略) 優化為目標,建立“優進劣出”的動態調整管理機制,推進永久基本農田更加集中連片,逐步提高優質耕地比例。目前,《辦法》已完成公開征求意見,待《辦法》正式出臺后,可根據《辦法》規定進行優化調整。
五、關于上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參考高標準農田、旱改水、土地整治等項目,出臺或拓寬對水工設施在耕地或永久基本農田中的認定辦法的建議
《自然資源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林 (略) 關于嚴格耕地用途管制有關問題的通知》(自然資發〔2021〕166號)中明確在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和高標準農田建設中,開展必要的灌溉及排水設施、 (略) 、農田防護林等配套建設涉及少量占用或優化永久基 (略) 的,要 (略) 內予以補足;難以補足的,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在縣域范圍內同步落實補劃任務。
目前,自然資源部對基層反映的一些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農業配套設施難以落地問題,將會在《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管理辦法》做出明確的政策安排。下一步,我 (略) 實際,對符合《辦法》規定的情形進行優化調整。
六、建議行業主管部門根據項目建設計劃,及時收集項目矢量數據,征求自然資源部門意見,由自然資源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對項目分析規劃情況,并指導項目業主按照相關程序申請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
專此答復,誠摯感 (略) (略) 工作的關心支持。
(略) (略)
2025年6月24日
(承辦人姓名及聯系電話:#團能,#、#)
抄送:市政府辦公室、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
文件下載: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